栏目列表

【打造文旅名城•听文物讲故事】名窑生辉:水墨花瓷的激情岁月

发布日期:2020-06-12 来源: 浏览次数:

微信图片_20200617103620.jpg

图穿越时光,梦回大唐。

大约1400年前的一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大唐长安城里,一位鼓手与音乐家李龟年聊天。“你最近练鼓没有?打折多少根鼓杖了?”鼓手问。“50根。”李龟年答。“才50根,我都打折三柜了。”这位用坏三柜子鼓杖的著名鼓手,正是大唐皇帝唐玄宗。唐人擅击鼓,唐玄宗尤爱。鼓类繁多,孰优孰劣?唐玄宗对同为音乐发烧友的丞相宋璟说:“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金口玉言一出,鲁山花瓷定名。这段故事,被记录在一本名为《羯鼓录》的音乐典籍里。1400年后,经专家鉴定,唐玄宗所说的鲁山花瓷鼓,即出自河南鲁山段店窑。|黑釉蓝斑细腰鼓:静藏故宫的传世孤品时光回到当下。公元2020年5月30日上午9点半,平顶山学院一片安静,夏日阳光洒满校园。提前半个小时来到陶瓷学院,梅国建教授已在等候。“《羯鼓录》的作者叫南卓,唐朝人,曾供职于宫廷。他任洛阳县令时,常与好友白居易、刘禹锡一起游玩。南卓向二人聊起当时的宫廷乐器以及唐玄宗对鲁山花瓷细腰鼓的喜爱。白刘二人认为南卓的谈话内容很有价值,便建议他记录下来。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就是根据这本《羯鼓录》找到咱们鲁山的。”梅国建是平顶山学院陶瓷学院院长,也是鲁山花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说起鲁山花瓷的前世今生,他便侃侃而谈。

微信图片_20200617103625.jpg

黑釉蓝斑花瓷细腰鼓(鲁山花瓷博物馆)

上世纪70年代,故宫博物院的两位专家李辉柄和李知宴,在故宫看到一个黑釉蓝斑的花瓷细腰鼓,广口,纤腰,鼓身凸起7道弦纹,颇具特色。他们查询资料发现,《羯鼓录》记载其名为“鲁山花瓷”,且为大唐皇帝亲自命名,便来到河南鲁山访查窑址。在鲁山梁洼镇段店村,两位专家考察一圈无果,准备离开之时,恰好一位村民拿出数片黑釉花瓷的残片,说是自己盖房子挖地基时挖出来的。经过鉴定,残片与故宫花瓷细腰鼓完全一致,从而确定故宫所藏花瓷细腰鼓确系鲁山段店窑制品。“完整的唐代鲁山花瓷细腰鼓,全世界只有这么一件,我去故宫看过好几次。”梅国建说,藏于故宫的花瓷细腰鼓,长58.9厘米,鼓面直径22.2厘米,釉面漆黑匀净,点缀蓝白斑块,水墨浑融,沉静大气,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件存世完整、经准确鉴定为唐代的鲁山花瓷细腰鼓。花瓷细腰鼓是宫廷乐器,可它的长度近60厘米,又是瓷质,将其置于腰间演奏是否过于沉重?对此,梅国建说:“叫腰鼓不等于就挂到腰上,它得名是因为形状,中间细,像蜂腰,演奏时是放在支架上的。”唐玄宗演奏时的姿态,南卓亦有详细生动的记录:“头如青山峰,手如白雨点。”意为头部稳如山峰,一动不动,而手片刻不停,右执鼓杖,左击鼓面,似山间骤雨,倾盆而下。花鼓之声,时而清脆,时而浑厚,可根据缠绕皮面绳子的松紧度来调节。打仗时,演奏曲风激扬的《破阵乐》;娱乐时,演奏柔美婉约的《春光好》。让人颇为好奇的是,藏于故宫的这件花瓷细腰鼓是何时进入故宫的?或者说,是谁把它送到故宫的?对此,梅国建说:“传说是段店一位农民捐献的,但没有任何资料可以证明,所以应该是传世的藏品。”鲁山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王自刚说:“说不清楚,可能是捐献的,也可能是征集的,也可能是皇宫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平顶山博物馆馆员巩镭认为:“很可能是新中国成立后接管故宫时,它就在那里了,故宫肯定也有资料,但要么浩如烟海难以查寻,要么相关资料已经遗失。”斗转星移,历史变迁。说不清这件花瓷细腰鼓的确切来历,也无法考证唐玄宗是否曾用它演奏,但它却揭开了鲁山段店窑的神秘面纱,让一度湮没于历史长河的段店窑再次走到世人面前。|鲁山段店窑:唐宋时期绽放惊世之美5月28日中午12点,鲁山县城北的梁洼镇段店村,骄阳似火。在村子里穿行,路边、墙上、田里,不用翻找,不用挖掘,目光所及,随处可见瓷器残片。出村向北200米的路上,同行的王自刚指着村子说:“东西700米、南北1000米,整个村庄都是窑址,从唐代开始到宋元,一直都烧,窑多得数不清。尤其唐宋,是制瓷鼎盛期。”

微信图片_20200617103629.jpg

花釉执壶(鲁山段店窑 唐代)

路南,一座大门敞开的院子里,70多岁的曹婆婆坐在门口的树下乘凉,院子一角,一群毛茸茸的鸡崽儿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挨着鸡圈的,是一大堆瓷器残片,白的、黑的、青的,碗底、罐沿、瓶口,无一完整。“我们村家家户户的院子里瓷片成堆,都是在路边、地里捡的。”据平顶山博物馆研究馆员娄金山介绍,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不断有国内省内专家来段店窑址调查。段店窑始烧于唐初,延续至五代、宋、金,大约停烧于元末,经历数百年,共烧制花釉瓷、黑釉瓷、青釉瓷、白釉瓷、白地黑花瓷、珍珠地刻花瓷、黄釉瓷、酱釉瓷、天目瓷、钧瓷十大系列、数百个品种,是我省古代烧制瓷器最长的窑口之一,也是我国最早的高温窑变釉瓷窑。它的出现,打破了当时“南青北白”的单色瓷格局,后来其他瓷窑也都仿效其装饰手法烧制。曾经如此繁盛,那么段店瓷窑遗址发掘过哪些重要文物?“完整的很少,几乎都是残片,它的价值并不是在于发掘了多少文物,而是更多地体现在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上。”娄金山介绍,1990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窑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窑炉、澄泥池等重要遗迹,出土有唐代花瓷、宋汝瓷、宋三彩、元代钧瓷等。2006年,鲁山段店窑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年前,中国古陶瓷学会2017年年会暨鲁山窑学术研讨会在平顶山召开,专家研讨后得出一个重要论断——鲁山段店窑唐代花瓷烧制时间长,制瓷水平高,在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等均有收藏,是中外文化交流背景下的产物,应为唐朝贡瓷。一个疑问是,唐朝选窑址,为何选在鲁山段店?“跟当地的资源丰富有关。”娄金山说,段店属于山区,满足了烧窑需要柴的条件;村旁即是大浪河,满足了烧窑需要水的条件,同时满足了水运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当地瓷土丰富,便于就地取材。|花口三足洗:洗尽铅华的鲁山花瓷代表作在平顶山博物馆二楼唐宋展厅,有一个其貌不扬的“大碗”,稍不注意就会略过。“大碗”通体酱黑,底部为三只兽形蹄足,内壁有多处蓝色斑块,呈放射状,整体风格稍显硬朗。唯一散发温柔气息的,就是呈八瓣荷叶状的口沿了,宛如少女的裙裾,给庄重的器物增添一丝柔美。

微信图片_20200617103633.jpg

花口三足洗

这件低调内敛的器物叫花口三足洗,是唐代一种文房用品,用来涮洗毛笔,出土于湛河区河滨街道苗侯村一座唐墓。“同时出土的墓志铭现藏于平顶山博物馆库房,它完整讲述了墓主人的故事。”娄金山说,墓主人刘某于唐天   宝四年(公元745年)被任命为朔方(今陕西横山县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县令,赴任途中患病死于长安客舍。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其子将父亲刘某与母亲薛氏合葬于此。透过玻璃展柜可以看到,花口三足洗的部分沿口缺失,“这个缺口并不是发掘过程中破损的,而是随葬时故意为之,目的是破坏其完整性,降低使用价值,防止盗墓。”娄金山说,但缺口并不影响其作为孤品的价值。现在,它与故宫博物院的花瓷细腰鼓一起,成为鲁山花瓷的两件经典代表作,亦是国家一级文物。值得一提的是,唐宋时期是我国瓷业发展的鼎盛时期,除了烧制工艺瓷器外,还烧制了大量的生活用瓷。平顶山博物馆唐宋展厅展出了不少精美的瓷枕,如黄釉腰圆瓷枕、白釉珍珠地“齐寿”铭枕、珍珠地划花枕等,其中一个两大一小三个狮子的瓷枕尤其可爱,像萌萌的一家三口。古人睡觉用这么硬的枕头不嫌硌吗?对于这一问题,娄金山说,自己小时候夏天睡觉枕过砖头、土坯,照样睡得香,“说到底就是个习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