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鹰城 汝瓷之源】千年窑火再续辉煌——我市陶瓷产业发展综述
文创无限,向新而行。
11月14日,第十一届中原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在鹤壁市朝歌文化园开幕。我市搭建的以汝瓷天青色为主色调的平顶山馆将在主会场精彩呈现,将展出从蒲城古陶到汝瓷创新产品、从汝瓷大师到中青年技术人才的代表作品200多件。
我市陶瓷文化底蕴深厚。唐宋时期的平顶山,是全国古瓷窑最集中、数量最多的陶瓷产区。新时代的平顶山,是全国古瓷窑遗址国家级保护单位最多的城市,全省12处全国瓷窑遗址国保单位中,5处在平顶山:鲁山段店瓷窑遗址、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汝州张公巷瓷窑遗址、严和店瓷窑遗址、东沟瓷窑遗址。
我市是中原陶瓷产业聚集地,全市有8个县(市、区)生产陶瓷,汝州、宝丰和石龙区生产汝瓷,鲁山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生产花瓷,郏县和新华区生产唐钧,卫东区生产蒲陶,宝丰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还生产紫砂陶。目前全市生产汝瓷、花瓷、唐钧、蒲陶、紫砂及瓷板画、金镶玉等衍生工艺品,可谓异彩纷呈。
去年以来,我市把陶瓷作为一项重要产业进行深入布局,坚持以打造汝瓷文化名片为切入口,以陶瓷产业发展为主线,进一步做精艺术瓷、做优日用瓷、做强特种瓷,着力构建“大陶瓷”产业多元化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市陶瓷生产销售经营企业853家,其中陶瓷生产企业593家。
强化统筹 高位推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
对平顶山来说,陶瓷既是悠久历史与璀璨文化,更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加速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重要产业。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站位全市发展大局,强化市级统筹,加强顶层设计,深化创新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新时代特征、平顶山特色的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与陶瓷产业发展新路子。
今年3月,我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陈向平为组长的平顶山市陶瓷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出台了《平顶山市陶瓷产业发展框架体系和任务分工》,围绕制度和政策体系、学科和人才体系、科研和创新体系、文旅和文创体系、生产和加工体系、平台和服务体系等8个方面,明确了49项工作任务,着力打造汝窑陶瓷产业集群,积极创建中国平顶山汝窑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努力让陶瓷产业成为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
对照《平顶山市陶瓷产业发展框架体系和任务分工》8大体系49项任务,工作专班建立了工作台账,制定了工作制度,形成了部门联动、市县协同、市场参与的发展格局,推动陶瓷产业发展驶上“快车道”。
今年以来,我市先后召开5次陶瓷产业推进会议,举行全市陶瓷产业观摩活动,各项重点工作加快推进,陶瓷产业发展氛围日益浓厚。
传承创新 全面起势
传承一直是平顶山陶瓷产业发展之本,创新一直是平顶山陶瓷产业发展之魂。平顶山陶瓷产业的技术突破,在传承之中不断创新。
在文化传承上发力起势。我市深入挖掘陶瓷历史脉络、文化内涵,加快建设陶瓷文化资源数据库、保护名录,讲好鹰城陶瓷故事。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推进清凉寺汝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汝州市张公巷等窑址考古发掘遗迹本体保护展示项目建设以及窑址考古研究。健全汝瓷烧制技艺四级保护名录,新增市级汝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41名,新增县级汝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05名,累计建成汝瓷烧制技艺传习所、展示馆312处。《孵化载体赋能汝瓷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两个研究课题已立项河南省2024年科技发展计划。“平顶山市汝瓷保护传承与创新”案例已报送至文化和旅游部。
在创新活化上发力起势。我市把项目建设作为陶瓷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大抓项目、大抓产业,谋划实施了汝瓷文化传承数字化展示、蒲城古陶文化产业园、平顶山市陶瓷文创展示中心等陶瓷类项目近30个,已经建成20个,其他正在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平发集团滨湖文旅小镇项目各项建设手续已办理完成,现已正式开工。汝州市汝瓷小镇今年新增入驻汝瓷企业4家,芳华汝瓷、朱家汝窑主体建筑已完成,谦泰汝瓷已建成投用。小镇共入驻汝瓷生产企业57家,其中投产31家,新增窑炉60多座、柴烧窑炉6座,新增就业300多人。
在人才培育上发力起势。制定汝瓷文化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政策,大力实施高校合作、校企合作、非遗传承人与校企合作“三大合作”,着力推动大中专院校和汝瓷文化企业与清华美院、中央美院、景德镇陶瓷大学等共建研发平台20余个。平顶山学院联合中国古陶瓷学会挂牌成立河南陶瓷学院。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了汝瓷学院、汝瓷工艺设计中心、汝瓷文旅文创中心、汝瓷电商运营中心、汝瓷文化赋能研究中心。将陶瓷技能培训认证工作作为“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的重点之一,大力培育钻研陶瓷技艺的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累计开展陶瓷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3000人。33位陶瓷类非遗新青年入选第一批平顶山市非遗新青年。我市26人获评第九届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占全省20%。选派6名年轻干部到景德镇市直有关部门跟班学习,在景德镇举办平顶山市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研修班1期、文旅文创暨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修班3期,参训人员近200人。
打造品牌 做大做强
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中法精品人文交流活动——巴黎奥运会“中国之家”宾客盈门、热闹非凡: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等人及国际体育组织、奥运选手、多国友人来此体验捶丸运动,感受中国文化。
被誉为“古代高尔夫”的捶丸,在巴黎奥运会“中国之家”展演,与竞技体育一同展现中国陶瓷艺术之美,是平顶山弘扬陶瓷文化、打造陶瓷品牌的一项重要举措。
陶瓷作为一张文化交流的重要名片、重要符号和重要载体,持续提升平顶山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全面开启陶瓷文化“走出去”新征程。
2024年5月11日,贵州茅台集团“匠心传承·中国瓷话”汉酱·非遗探中华活动在我市举办,从历史纵深推进汝瓷、酱酒双向奔赴、联谊对话,以汝瓷之彩成酱酒之魂,以酱酒之韵增汝瓷之神,有力推动两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技艺融合与创新、传承与发展,共同探寻非遗之美、探索融合之路、谋划发展之道。
5月18日—20日,我市组织20多家陶瓷行业骨干企业和20余名中原陶瓷大师,征集陶瓷展品200多件套,在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举办“中原陶瓷大师新疆作品展”。同时,举行“新时代新丝路新瓷意——中原瓷器与新丝绸之路文化融合学术研讨会”,扩大平顶山陶瓷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
6月,在第二届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上,“汝瓷张”作品受邀参加“茶和天下·豫见世界”非遗展览。
7月,在巴黎“新生万物——中国非遗与当代设计展”上,东道汝窑作品“听观照”“天籁”“如意双耳尊”惊艳亮相。
8月,在“共筑和平——2024(巴黎)奥林匹克美术大会”上,汝山明汝瓷作品受邀亮相,并以“中法限定版汝瓷产品”入选美术大会官方礼物。
2024年10月,在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上,我市首次统一组织陶瓷企业参加,汝瓷、花瓷、唐钧、紫砂、金镶玉、蒲城古陶等主要陶瓷品种悉数亮相,数万人次参观“中国汝瓷之都·平顶山”陶瓷馆,展览现场成交总额近百万元,签约意向总额超千万元,平顶山陶瓷在瓷博会展出成果丰硕。
············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陶瓷企业重视品牌国际化传播,借船出海,依托国际会展,运用世界语言,展示中华陶瓷美学,讲好平顶山陶瓷故事,提升品牌价值,做好系统营销,远销日本、新加坡、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市按照省委书记楼阳生“大力发展陶瓷产业,走好高端化、品质化、品牌化”的要求,做精艺术瓷、做优日用瓷、做强特种瓷,打造集陶瓷制作、经贸、科技、文化于一体的“大陶瓷”产业格局,推动陶瓷跨界融合、延链补链发展,全力做大做强陶瓷产业,全面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着力建设近悦远来的高品质城市。
展望未来,我市陶瓷产业正通过政策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品牌推广等多方面措施,紧紧把握全国陶瓷产业重新布局的机遇,科学定位陶瓷产业,出台优惠政策,搞好综合服务,搭建招商平台,吸引客商投资,再创产业新的辉煌。
相信平顶山陶瓷产业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豫公网安备 410402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