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魅力鹰城 汝瓷之源】传世汝窑器型之研究

发布日期:2024-10-09 来源:郜现营 王杰 浏览次数:

古代文献上所说的“汝窑”,指北宋时期专为宫廷烧造天青色釉青瓷的窑场,即狭义上的汝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窑中的汝窑,有人称之为“汝官窑”。考古调查和发掘情况表明,其遗址位于今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广义上的汝窑指宋代汝州境内的所有窑场。

时代特征鲜明

汝窑之所以被后人推为“五大名窑”之首,最重要的原因是其作品所施淡天青色釉清淡含蓄、不温不火,满足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在审美上对颜色的捕捉。汝窑青瓷选料精心、做工考究、胎体较薄,绝大多数都光素无纹饰,个别采用刻、印花装饰。其基本特点是造型秀丽,香灰色胎,淡天青色釉,多采用裹足支烧,外底多留有细小支烧钉痕,釉面一般开有细碎冰裂纹。

总体来看,汝瓷主要有五个方面特征。造型:汝窑瓷器造型有40余种,其中传世汝窑器型21种,多为宋代常见的瓷器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只是在制作上以模制为主,器型更加规整,有盘、碗、瓶、碟、洗、尊、炉、壶、盏、盏托、水仙盆等。胎质:汝窑瓷器胎骨薄,胎色呈浅灰、灰白,因其色调与香灰比较接近,俗称“香灰胎”。相关人员通过对汝窑出土的大量瓷器残片标本仔细观察发现,其断面色调多接近土黄和灰中泛白,这是瓷胎断面与泥土长期接触土蚀所造成的。如果把瓷片打碎,新断面的色调绝大多数为浅灰或灰白色,褐色和深灰色的极少,这是汝窑瓷器真正的胎质本色。另外,瓷器胎色的变化还与其烧成温度有关,烧成温度越低,胎色就越淡,烧成温度越高,胎色就越重,这是鉴定汝窑瓷片的重要特征之一。釉色:汝窑瓷器以玛瑙入釉,以天青色为主,似“雨过天晴云破处”的色泽。色泽过重的呈天蓝色,釉色凝厚,视如碧玉。釉面有细碎的开片,有冰裂纹、蟹爪纹、鱼鳞纹等。当然,釉色还有粉青、月白、卵青等。天青釉熔点低,与烧制过程中停火时的温度和还原气氛有关。同时,还与施釉的厚薄有关。支钉:汝窑多采用满釉裹足支烧,支钉很小,形如芝麻,故有“芝麻支钉”之说。纹饰:有刻、划、模印和雕塑等多种装饰技法,其中以模印为主。图案以莲瓣、龙纹为主,还有鱼纹、鸟形、乳钉和弦纹等。诚如宝丰汝瓷烧制技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宝丰君子汝瓷研究所所长王君子所言,汝窑瓷器特征是“天青色,玛瑙釉;看似薄,摸实厚;芝麻钉,釉裹足;体轻巧,内含秀;香灰胎,蝉翼纹;晨星稀,润如玉”。

传世品件稀少 

由于烧造时间短且烧成难度大,汝窑瓷器在南宋时期已有“近尤难得”之记载,流传至今的数量更为有限。从公开发表的情况看,传世完整器不足百件,主要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英国大英博物馆(含大维德基金会)和上海博物馆等单位。

汝窑瓷器以其极高的审美价值和传世稀少而备受世人瞩目。汝窑传世品件数量说法不一,但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其数量日渐准确。一是由中国硅酸盐学会编、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陶瓷史》记载:“流传至今者不足百件,汝窑为宋代名窑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二是由汪庆正、范冬青、周丽丽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汝窑的发现》一书中附有“传世汝窑器一览表”,列出传世汝窑瓷器65件,并注明收藏单位、资料出处、烧造工艺特点等;三是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宝丰清凉寺汝窑》中指出“目前已知汝窑传世品的数量为74件”,并附有“传世汝窑瓷器一览表”,表中注有收藏单位和资料出处;四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在2015年举办的汝窑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公布的传世汝窑瓷器数量为92件,并在编著出版的《汝瓷雅集》一书后附有统计图录。综合近几年出版的《汝瓷雅集——故宫博物院珍藏及出土汝窑瓷器荟萃》《中国汝窑志》《汝窑为魁——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出土文物展》统计资料,我们初步认定,传世汝窑瓷器为93件,分别被30家单位和个人收藏。

传世汝瓷器型主要有瓶、盆、樽、碗、洗、盘、碟、盏托等,除少数属仿古陈设用瓷,如樽、瓶外,主要是日常用具,如碗、盘、碟、盏托、洗等。传统研究认为,汝窑有十八式,即18种器型。根据我们的梳理,有21种器型。具体收藏单位和数量如图。

1.jpg

圈足洗

传世汝窑中器型最多的就是圈足洗,共有35件,被15家单位或者个人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6件(4件带乾隆题诗),北京故宫博物院10件,英国大维德中国美术馆(伦敦大维德基金会)3件,上海博物馆5件,中国国家博物馆1件,香港艺术馆1件(带乾隆题诗),香港沐文堂1件,台北鸿禧美术馆1件,观复博物馆1件,美国费城博物馆1件,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1件,瑞士枚茵堂1件,瑞典哥德堡市如斯博物馆1件,荷兰莱瓦顿博物馆1件,2006年拍卖圈足洗1件。

2.jpg

平底洗

传世汝窑中共有5件平底洗,被5家单位或者个人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1件,英国大维德中国美术馆(伦敦大维德基金会)1件,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1件,中国国家博物馆1件,瑞典哥德堡市如斯博物馆1件。

3.jpg

椭圆洗

传世汝窑中共有5件椭圆洗,被5家单位或者个人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1件,英国大维德中国美术馆(伦敦大维德基金会)1件,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1件,中国国家博物馆1件,瑞典哥德堡市如斯博物馆1件。

4.jpg

深腹盘

传世汝窑中共有6件深腹盘,被3家单位或者个人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3件(有题诗),北京故宫博物院2件,英国大维德中国美术馆(伦敦大维德基金会)1件(有题诗)。

5.jpg

三足弦纹樽

传世汝窑中有3件三足弦纹樽,被3家单位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1件,英国大维德中国美术馆(伦敦大维德基金会)1件,美国辛辛那提博物馆1件。

6.jpg

纸槌瓶

传世汝窑中共有2件纸槌瓶,均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且都有乾隆的题诗。

7.jpg

胆式瓶

传世汝窑中只有1件胆式瓶,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乾隆的题诗。

8.jpg

长颈瓶

传世汝窑中只有1件长颈瓶,被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收藏。

9.jpg

茶盏

传世汝窑中只有1件茶盏,2018年由嘉德拍卖。

10.jpg

酒盏托

传世汝窑中只有1件酒盏托,被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

11.jpg

花口洗

传世汝窑中有2件花口洗,分别被英国大英博物馆和日本私人收藏。

12.jpg

玉壶春瓶

传世汝窑中只有1件玉壶春瓶,被大英博物馆收藏。

13.jpg

花口盏托

传世汝窑中有2件花口盏托,分别被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和大英博物馆收藏。

14.jpg

椭圆碟

传世汝窑中只有1件椭圆碟,被广东省博物馆收藏。

15.jpg

侈口碗

传世汝窑中有2件侈口碗,分别被北京故宫博物院和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收藏,均有乾隆的题诗。

16.jpg

莲花式温碗

传世汝窑中只有1件莲花式温碗,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17.jpg

浅腹盘

传世汝窑中共有16件浅腹盘,被9家单位或者个人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3件,英国大英博物馆2件,英国大维德中国美术馆(伦敦大维德基金会)1件,上海博物馆4件,美国圣路易斯美术馆1件,天津博物馆2件,香港区百龄1件(1992年拍卖),日本私人收藏1件,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1件。

18.jpg

圆口盏托

传世汝窑中只有1件圆口盏托,被英国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收藏。

19.jpg

三足洗

传世汝窑中只有1件三足洗,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乾隆的题诗。

20.jpg

水仙盆

传世汝窑中有6件水仙盆,被3家单位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4件(3件带乾隆题诗),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1件,吉林省博物院1件。

21.jpg

平底碟

传世汝窑中有2件酒盏托,均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